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十四五”乃至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期间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部署中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目的就是使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得到更大的重视,而水利建设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都产生直接联系。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农村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力度会不断加大,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都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命脉。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改善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水利是产业兴旺的前提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改善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俗话说,“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水是连接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介质,是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产量和品质的基本要素。水的收支平衡是作物优质高产的前提条件。对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水利更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条件。构建节水高效的农田灌排体系和配套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
水利是生态宜居的构成要素。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组成部分。择水而居、临水而憩自古以来是人们对高品质宜居生活的追求,是当前城镇化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城镇化发展中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湿地常被称为“地球之肾”,不仅具有自然生态价值,而且具有温润局部小气候、吸收空气有害成分、自然净化等功能,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舒适感。依托现有水系脉络,推动库河湖池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坑塘水系治理力度,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态宜居的构成要素。
水利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水利作为突出的公益性事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提供防洪、供水、灌溉等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制度的健全程度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充分引导群众自治自管,将河长制的有关工作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规范民风民俗,培育良好习惯,着力纠正农村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陋习,并广泛动员广大村民群众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水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更是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
水利是治理有效的生动实践。在基层农村水事务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参与性。探索建立体现公众参与基层民主管理,体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特点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保障农村水利设施有效供给、有效运维,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事务新效能。
水利是生活富裕的基础保障。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及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在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新阶段,中小河流治理、村庄沟塘整治、高效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等水利项目,是培育发展乡村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对于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挖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大力推进水源工程和灌溉工程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布局相协调,全面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生态修复治理、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补齐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水利短板,把水利工作做到实处,发挥水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凝聚治水兴水的奋进力量,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