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泾县先锋网 >> 乡镇先锋 >> 蔡村镇 >> 专题信息 >> 浏览正文

蔡村镇:路,让茶香飘出深山 发布时间: 2019-01-18 14:30:47 被阅览数: 5422 次 来源: 泾县先锋网

“两条路修得好啊,路通了,我们茶叶就卖得好,茶叶卖得好,我们日子过得就舒坦。”,“我们俩是自发地扫扫这两条路,捡捡垃圾,这路是好路,能给我们带来实惠。”郭大强和张良锴是蔡村镇爱民村阳尖片的村民,也是该村的贫困户。自从民生工程“村村通”的陈西路和朱爱路修好投入使用后,两人自发地对路面进行清扫养护。在他们看来,这两条路,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出行,更解决了他们销售茶叶的交通不便之忧。


打通销售渠道  促进脱贫致富

阳尖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在朱坑等地,海拔500米左右的近千亩山坡丛林里,生长着很多野生茶树,平均每亩200株左右。当地茶农“靠山吃山”,利用优越的环境优势将离家较近的山林开垦改造成为生产茶园。每年四五月新茶上市后,茶农要徒步2-3公里到爱民街道卖茶。然而,由于爱民村阳尖片的朱坑组和西坑组地处深山,交通不变,尤其是下雨过后,道路泥泞不通,顾客进不来,茶农出不去,导致茶叶滞销或低价出售,往往一斤茶叶只能卖80元左右。


    2017年,在蔡村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爱民村村“两委”班子的争取下,民生工程“村村通”将爱民街道到朱坑、西坑的路浇筑起来了,不仅方便了村民们出行,也便于客户开车、步行到农户家选茶购茶,扩大了茶叶的销售渠道。2018年,爱民村阳尖片茶叶产值近800万元,贫困户郭大强和张良锴分别销售了1.5万元和1万元,张良锴说:“我茶叶卖得好,能靠自己脱贫致富,就不想给政府增添负担。多亏了这两条路啊!我把路扫干净,因为这两条路是我们的门面,是把我们茶叶卖出去的致富路。”

引发联动效应,带动产业发展

引发联动效应,带动产业发展明清时期.爱民所产的尖茶因大量出口南洋,故有“洋尖茶”之称。其精品产地也随之被称为“洋尖",解放后改名为“阳尖”。但由于交通不便,售茶渠道不畅通,茶农只能低价卖茶,20世纪80年代的阳尖贡茶也逐渐沉寂。自从“村村通”工程完工后,当地村干部大力进行产业宣传,当地村民自发进行抱团发展,成立茶叶合作社或茶叶公司,不论是爱民翠尖有限公司,还是阳尖片的九姑潭茶叶种植家庭农场,都实现了“收购、制作、销售”一条龙产业发展路径,注册了“爱民翠尖”“ 九姑潭兰香”等茶叶品牌。既解决了当地一些行动不便的茶农茶叶制作、销售难题,也扩充了销售渠道,打入北京、上海等茶叶市场,提升茶叶制作规模和质量,再次打响爱民阳尖茶的知名度,带动爱民茶产业从零散销售到品牌引领的产业转型。


    九姑潭茶叶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郭四强说:“正是我们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才能把客户和销售消息带进来,才能把我们的茶叶知名度打出去。同时,为了帮助我们当地的茶农解决茶叶滞销问题,我们充分发挥人文关怀,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以带动整个阳尖片茶产业的发展。”


    爱民村村委会主任李忠清说:“正是因为交通便利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我们爱民翠尖有限公司才能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方式,形成种茶、采茶、制茶、包装、拣梗、销售条龙产业链,解决当地16位村民,包括2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在采茶农忙季节招收茶农帮忙采茶,茶农每天可收人140元。此外,每年收购当地15户贫困户和15户一般农民的鲜茶及干茶共计7000斤,年总产值高达2800万元,基本保证了爱民村茶业的销售无忧。”


    茶是产业茶,路是致富路。是民生工程打通了道路,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